朱祁镇 朱祁钰,明朝 朱祁镇与朱祁钰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知识1149

明朝 朱祁镇与朱祁钰

朱祁镇是哥哥,朱祁钰是弟弟,哥哥御驾亲征,因优势明显,就大意了,结果被俘,眼看明廷要大乱,于谦等拥立朱祁钰为帝,奉哥哥为太上皇,这下瓦喇本想拿大明皇帝要挟明廷的计划便流产了,不过瓦喇对待这位明朝太上皇优待有加,一年后送还时,双方甚至还流泪惜别,反正这位哥哥回到皇宫就被软禁了,七年后弟弟病重,哥哥发动夺门之变‘拨乱反正’,可是把于谦等这些国家的功臣,他本人的敌人都杀了,直到后来想想过意不去,又给了个名号,给了了功名给于尚书的儿子,其实这也是于尚书儿子讨了多年的说法才得到的。

第一次年号叫正统 第二次年号叫天顺

正德皇帝那又是他们以后的事了,不爱政事,爱拥兵打仗,自封大将军,把叛军放了,让他们跟自己再打一仗,明朝的事太丰富多彩,这又是另外的故事了。

明朝朱祁镇为什么和朱祁钰同时在位?

朱祁镇这个皇帝颇具传奇色彩,他一辈子竟然前后两次当上了皇帝。明宣宗在位的时候,一直对太子朱祁镇寄予厚望。在他第一次登基时,他刚刚九岁,国事只能交给太后来主持,贤臣“三杨”主政。朱祁镇无忧无虑的度过了自己幼年时光,但是好景不长,随着这些老臣和皇帝的去世,朱祁镇不得不自己掌权,但是由于缺乏执政的能力,他开始宠信太监王振,结果导致宦官专权。

朱祁镇本以为自己掌握大权是自己功成名就的时候,为了实现建功立业的目标,他选择用北方鞑子开刀,而且是御驾亲征。但是这个时候朝廷军队主力都不在京师,仓促之间难以集结。于是只好从京师附近,临时拼凑二十万人,号称五十万大军,就这么草率的御驾亲征临走前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并让异母的弟弟朱祁钰监国。

结果可想而知,朱祁镇又没有能力又没有经验,被打得溃不成军,朱祁镇还被别人生擒了。但幸好瓦剌人因为考虑到自己和明朝的贸易关系,就没有杀他,但是他们开始用他来要挟明朝,想从中获利。但国不可一日无君,朝廷内部决定让他的弟弟来当皇帝。过了一年,历经千辛万苦,朱祁镇终于回到了皇宫,但是此时的皇帝怎么可能让出皇位呢?他一回来就被幽禁了。

卧薪尝胆的经历长达七年,最后,朱祁镇在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的秘密拥护下,成功复位,但因为各种事情堆积在一起,他来不及罢黜景泰帝,直到几天以后,才想起自己这个还挂着景泰帝头衔的兄弟,最后把他废为?王。因此,短短几日之内,一个朝廷,竟然存在两位合法的皇帝。

朱祁钰为什么不杀朱祁镇

  古人云“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朱祁钰至死也不会想到,因为自己的那几个念头,放了朱祁镇一条生路,会让自己的结局那么的悲惨,以至于自己死不瞑目,死后还被自己的哥哥将墓葬移到西郊。

  第一个念头:朱祁钰和朱祁镇是明宣王最喜爱的两个孩子,朱祁镇对朱祁钰也是百般的疼爱,不然也不会毫不犹疑的御驾亲征,让朱祁钰做监国。所以说,朱祁钰对朱祁镇的感情应该也是很深的,虽然没能抵住权势的诱惑,可是好歹没有杀了自己的哥哥;

  第二个念头:玄武门兵变,李世民用自己哥哥弟弟的血开创了一个盛世,君王功过难抵,世人褒贬不一,朱祁钰大概也是害怕世人的议论的;

  第三个念头:自己还年轻力壮,完全可以多生几个孩子,好好培养,最后终有一个会是帝王之才,会成为下一个皇帝。

朱祁镇与朱祁钰杭皇后

明英宗睿皇帝朱祁镇(1427—1464),汉族,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

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位皇帝(公元1435-1449年,公元1457-1464年两次在位)。第一次,年仅九岁,继位称帝,年号正统。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把持,贤臣“三杨”主政。随之,张氏驾崩,三杨去位,宠信太监王振,导致宦官专权。

正统14年(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虏,其弟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改元景泰。瓦剌无奈之下,释放英宗。随即,景泰帝将他软禁于南宫。一锁就是七年。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位称帝,改元天顺。

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病逝。庙号英宗,谥曰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之裕陵。

朱祁镇前后在位二十二年,当初宠信王振,后来又宠信曹吉祥、石亨,政治上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是晚年任用李贤,听信纳谏,仁俭爱民,美善很多。还废除了殉葬制度。

皇后

孝庄睿皇后钱氏,结发妻,得英宗一生的爱敬。海州人,未生育。

孝庄睿皇后钱氏

孝肃圣皇后(追谥)周氏,宪宗生母,本为贵妃,宪宗即位尊为太后。昌平(今北京昌平)人。生明宪宗朱见深、崇简王朱见泽、重庆公主。

孝肃圣皇后周氏

妃嫔

以下妃嫔的名号《明史》无记载,皆见于《明书》:

万宸妃,生德王朱见潾、皇子朱见湜、吉王朱见浚、忻王朱见治、广德公主。谥“靖庄安穆”;

刘敬妃,英宗的爱妃之一,英宗死前明令与他合葬,但明宪宗没有遵令。谥“贞顺懿恭”。详细参见“刘敬妃”词条。

王惠妃,生许王朱见淳、嘉善公主。谥“端靖安和”;

樊顺妃,比皇帝年长13岁。生一公主,早夭。谥“恭和安静”,(生平参见顺妃词条);

杨安妃,生崇德公主。谥“庄僖端肃”;

高淑妃,生秀王朱见澍、隆庆公主。82岁去世,谥“庄静安荣”;

魏德妃,宜兴公主、生徽王朱见沛。谥“恭端庄惠”。《国榷》作“恭庄端惠”;

王贤妃,谥“昭肃靖端”;

刘丽妃,.谥“安和荣靖”;

刘妃,生嘉祥公主。封号待查,不确定是刘敬妃还是刘丽妃,也可能是第三位刘姓妃子;

武昭妃,谥“端庄”;

宫和妃,谥“恭安”;

刘恭妃,谥“昭静”;

李贤妃,谥“昭懿”;

赵庄妃,谥“恭靖”‘

张成妃,谥“恭僖”;

余充妃,谥“僖恪”充妃;

陈丽妃,谥“惠和”;

王贞妃,谥“荣靖”。

朱祁钰和朱祁镇都是孙太后亲生的,为什么孙太后支持夺门?

朱祁钰和朱祁镇不是一母所生的,朱祁镇是孙太后的亲生儿子,而朱祁钰是吴贤妃,后来朱祁钰当皇帝之后将他生母封为皇太后,本人称为吴太后。

朱祁钰和朱祁镇两人中只有朱祁镇是遵照祖制顺理成章成为皇帝的。然而朱祁镇在正统十四年时,接受太监王振的进言,自己出发去瓦刺御驾亲征了。看到他御驾亲征还觉得他还挺不错的,没有做一个贪图享乐的皇帝,反而很勇气的亲自上战场了。但是非常不幸的是,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抓,成了俘虏。

古时候常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朱祁镇被俘了,朝中就要开始操心接下来谁来当君主的问题。当时的太子朱见深正是朱祁镇的儿子,本来理所应当的应该是朱见深继位,但是这个太子当时年仅两岁,这就很难受了。所以就有朝臣提议让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即位,朱祁镇的生母孙太后同意了这个提议。

朱祁钰当皇帝之后,明朝做了很多努力终于把朱祁镇从瓦刺手里要回来了,这个时候问题又来了,朱祁钰不愿意把皇位让回给朱祁镇了,还把朱祁镇给软禁了起来。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几年,朱祁钰病重了,在这时将领石亨等人发动政变,拥立朱祁镇复位了。而这场政变也是在提前征得了孙太后的意见举行的。

在两次政权变更的过程中,孙太后仿佛一切都知道,一切也都不反对,感觉她自己没什么坚决的意见。确实孙太后的表现整体来看都是为了朝政稳固,是为了大局着想。但是毕竟朱祈镇是她亲生的,在朱祁镇复位的事情中他肯定还是偏向了自己的亲儿子的。

历史上真实的明英宗是怎么样的?性格之类的。朱祁钰和朱祁镇的相关的最好可以详细点的

1、明英宗

春 秋

□蓝梓匀

《女医·明妃传》里,明英宗与谈允贤爱得难解难分,然而历史上,英宗最爱的女人却是贤淑恭顺的钱皇后。

钱皇后的出身并不显赫,太皇太后之所以为英宗选择这样一位伴侣,就是看中了她的人品和节操。婚后她与英宗相处得十分和睦。英宗爱屋及乌,三番五次想为她的父兄加官晋爵,都被她婉言谢绝了。而英宗身在帝王家,免不了要广纳妻妾、开枝散叶。换作别的皇后,看到那么多佳丽来争宠夺爱,早就妒火中烧了。可钱皇后并没有心理失衡,她既不干涉丈夫和其他嫔妃来往,也不利用后位去打压任何佳丽。但凡宫中嫔妃诞下皇子或公主,她总是温和地前去慰问,善意地表示关切。

如此善解人意的妻子怎能不叫英宗疼爱呢?因此,英宗虽然子嗣众多,却一直虚设太子之位,期待着钱皇后能为自己诞下皇子。

可正统十四年(1449年),英宗由于听信谗言御驾亲征,在“土木堡事变”中被蒙古瓦剌人俘虏,沦为也先部落要挟朝廷的筹码。当王公大臣们准备另立新主、后宫嫔妃准备全身而退时,钱皇后却将自己积攒的财物尽数奉上,一心期盼着能赎回英宗。

或许是她的真情感动了上天,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初三,英宗由漠北返回京城。回宫第一件事,便是去探望日思夜想的妻子。可眼前的一幕让他有些不敢相信,钱皇后形容枯槁、身患残疾,仿佛老了十岁。当他得知她的双眸因为日夜流泪而失明,一条腿因为日夜跪在冰冷的地面上为自己祈祷而致残时,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那一刻,他发誓这一生绝不负她。

景泰八年正月十七,英宗复位。由于皇后没有生子,庶长子朱见深被立为太子。其生母周贵妃权欲熏心,便唆使一个叫蒋冕的太监去向太后进言,希望立自己为后。英宗听说后勃然大怒,立马将蒋冕贬斥,宣布后妃之位依然如旧,钱皇后永远是大明皇后。在他心目中,她的地位绝不能被任何人取代。

两人相濡以沫,直至英宗36岁那年,身患重疾。得知自己即将撒手西去,他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患难与共的钱皇后。生怕大臣们逼她去殉葬,他立下遗诏,要求废除宫妃殉葬制度;生怕周贵妃在他死后报复她,他特意嘱咐太子:“皇后名位素定,当尽孝以终天年。”此后他仍觉得不够放心,怕儿子最终会偏向生母,弥留之际还拉着顾命大臣李贤的手,反复叮咛道:“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看着这位君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为寡妻撑起保护伞,李贤不由热泪盈眶,将这句话添在了遗诏册上。

“生当同衾,死当同穴。”明英宗与钱皇后这段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因而成为佳话。

2、明英宗与明景帝

  明景帝朱祁钰(公元1428-1457年),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弟,明英宗被瓦刺兵俘去之后继位,在位8年,病中因英宗复辟被废黜软禁而气死,终年30岁。葬于北京市郊的金山口,明朝诸王的墓地。

  明景帝朱祁钰,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刺兵俘去后奉命监国。面临瓦刺对京城威胁的情况下,于同年9月即皇帝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立英宗的长子朱见浚为太子。第二年改年号为“景泰”。

  朱祁钰的一生命运多劫。他的生母,本是汉王府邸的一位侍女,这位汉王就是著名的永乐皇帝的二子朱高煦,在明宣宗宣德年间,宣宗皇帝对叔父汉王朱高煦用兵,御架亲征生擒朱高煦父子,并将汉王宫的女眷充入后宫为奴。在返京途中,宣宗皇帝邂逅了汉宫侍女吴氏,并深深被吴氏的美貌与聪灵所打动,于是吴氏得以陪伴宣宗皇帝直到回京。回京后,由于封建礼教的阻挠,身为罪人的吴氏是不能被封为嫔妃的,于是宣宗皇帝将她安排在了一个紧贴宫墙的大宅院中,并时常临幸,终于,吴氏珠胎暗接,为宣宗生下了次子,取名朱祁钰,这就是后来的景泰帝。吴氏也因此被封为贤妃,但继续住在宫外。宣德八年,宣宗病重,派人将朱祁钰母子召进宫,并托付自己的母后张太后善待朱祁钰母子,托孤之后,一代明君架鹤西去,由于时逢皇帝的大丧,无人顾及吴氏母子的身世,他们就这样被大家接受了。张太后也并没有食言,不久就封朱祁钰为成王,并为他们母子修建了王府,供他们母子居住。

  本来朱祁钰母子可以平静地度过一生,但是土木堡的狼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先是朱祁钰奉命在明英宗御架亲征期间担任监国,后来由于英宗被俘,太子朱见浚(即后来的明宪宗)才两岁,国无长君,成王朱祁钰就被推上了前台,在皇太后的受意下朱祁钰继承了皇位。

  早在朱祁钰担任监国的时候,就爆发了关于“南迁”的争论,翰林院侍讲徐呈(即后来参与夺门之变的徐有贞)根据天象的变化首先提出了南迁,并得到一些胆小的大臣的支持,但是由于祖宗的宗庙,陵寝都在北京,兵部侍郎于谦当即否决了他的提议,并得到了朱祁钰的支持,朱祁钰非常欣赏于谦的能力与魄力,于谦也很欣赏眼前这位年轻人的当机立断,两人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都产生了对对方的倾慕。紧接着发生的午门血案,更加深了两人的这种感情。英宗皇帝宠信宦官王振,搞的整个朝廷乌烟瘴气,大臣凡是有不利于王振者,非死即贬,群臣的心中早已酝酿着一股洪流,终于,英宗被俘,王振被杀,群臣的怨气得以倾吐,众大臣跪在午门哭谏,要求成王惩治王振的党羽,这时王振的死党锦衣卫指挥马顺出来阻挡,当即被愤怒的群臣打死,成王见状唯恐发生哗变,准备逃走,这时于谦站了出来,他拉住成王的衣袖,对成王解释群臣并不是冲着成王来的,只要成王能够惩治王振的党羽,群臣愿意辅佐成王供图大业。于是,朱祁钰下令将宫内的两个王振的死党带出来,交给群臣,这两人也被群臣当场打死,由此可见王振积怨之深。

  朱祁钰在位期间,许多被王振排挤的忠志之士得以重归庙堂,吏制为之一新,他升兵部侍郎于谦为兵部尚书组织京城保卫战。通州的粮食被抢运进京,京城以及京城周围的防御工事都被加固,于谦还亲自遍练了新军,并放出了石亨参加战斗。同时景泰帝下明诏,各边守将不得私自与也先接触,这样,也先妄图利用英宗骗取明朝财物,城池的计划失败,于是气急败坏的也先率军铺天盖地向京城涌来。由于于谦战前准备非常充分,北京军民的空前团结,领兵将帅作战勇猛,终于在北京城外给瓦剌军以沉重打击,也先不得已退回草原。风雨飘摇的明政权终于在这一战之后稳定了下来。

  景泰朝的政治与正统朝相比应该说是比较清明的,但是朱祁钰在处理英宗与太子的问题上犯了重大的错误,这也导致了他后来悲剧性的结局。朱祁钰在座稳帝位之后,就犯了宋高宗的毛病,不愿迎接上皇回京,生怕会影响自己的地位,并因此与朝臣发生了一些龌龊之事,这时又是于谦站了出来,他保证上皇归来不会影响皇帝的位子,希望皇帝能遣使去迎接上皇,景泰帝终于被说服,但是他只是派出使者打探消息,并没有提出迎接,谁知派去的使臣杨善随机应变,竟将上皇迎回,生米煮成熟饭,景泰帝也只好接受了这个事实,但即便如此在迎接的礼仪上,朱祁钰也减了又减,将英宗迎回了北京,并软禁在南内。在处理英宗回归的问题上,景泰帝表现的心胸过于狭窄,这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污点。

  英宗回京之后,朱祁钰派人严加看管,果然如于谦所说英宗的回归没有影响到朱祁钰的帝位。但朱祁钰并不满足,他不仅自己要做皇帝,而且希望自己儿子朱见济能够取代英宗的太子朱见浚成为皇位的合法继承人,于是他一手导演了贿赂朝臣的闹剧,朱祁钰授意太监去贿赂当时的重要大臣,希望他们在重建储君的问题上能站在自己这边,朝臣门不愿公开反对朱祁钰,只好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这样,太子朱见浚被废为沂王,朱祁钰的亲子朱见济被立为太子。谁知,天背人愿,朱见济早夭,景泰帝也因此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不过好在朱祁钰还在壮年,子嗣的问题对他来讲还不用非常发愁。转眼已是景泰八年,朱祁钰突然得了重病,建储的问题又成了热点问题被摆上了朝堂,可众大臣的意见也并不统一,有的主张复立沂王朱见浚,有的主张立襄王,突然内宫传来朱祁钰病体好转的消息,于是众大臣准备第二天上朝与朱祁钰商议,但是朱祁钰由于大病初愈,第二天早上起床后不久就又睡着了,这一觉即改变了朱祁钰的一生,也改变了大明王朝的命运,更改变了历史车轮的走向。群臣没有等到朱祁钰,于是相约明天早朝再来,谁知就在这天夜里,爆发了著名的夺门之变,英宗复辟。第二天,朱祁钰被废为亲王,软禁于西内,不久气死于永安宫,他为自己营建的陵墓寿陵,被英宗下令拆毁。于谦、王文被杀,明朝历史上朱祁钰的统治时期就这样宣告结束。

  朱祁钰死后,于公元1475年才恢复帝号,被谥为景帝,庙号景帝。

明英宗朱祁镇最恨朱祁钰?

这个问题是肯定的。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被瓦剌首领也先俘获,史称“土木堡之变”。一时朝野大乱,为防止也先以英宗为筹码向明朝漫天要加,以于谦为首的一批大臣在太后的支持下,拥戴英宗的弟弟朱祁钰即位,这就是明代宗。也先的愿望未能得逞,侵犯内地也接连失利,被迫将英宗朱祁镇放回。其实代宗是不想他哥哥回来的,你回来了我这皇帝往哪摆呀??这和南宋的赵构不愿真让他老子和哥哥回来一样。英宗回来后就被软禁了,他的儿子也大都受到了迫害。景泰八年,代宗病危,一些大臣趁机发动政变,拥戴英宗复位。所以英宗实际上做了两次皇帝的。他历经磨难当然对朱祁钰他们恨之入骨,重登大宝伊始,就贬了朱祁钰,杀了于谦!这就是政治的残酷啊!

朱祁镇当了几年皇帝?

明英宗(1427~1464)

即朱祁镇。中国明代皇帝 。明宣宗长子。宣德十年(1435)正月即位,时年九岁。改明年为正统元年。公元

朱祁镇

1436-1449年第一次在位。初,大事权归太皇太后张氏(明仁宗皇后),以累朝元老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政务,继续推行仁、宣两朝的各项政策,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正统元年(1436),遣侍郎何文渊、王佐,副都御史朱兴言督两淮、长芦、浙江盐课,钦差巡盐自此始。七年(1442),张太后崩。未及,三杨去位,宠信太监王振,振遂广植私党,启明代宦官专权之端。十四年(1449),瓦剌入犯,听从王振之言亲征,抵土木堡兵败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

在这之前,英宗几乎是无所作为,几乎是没有功,只有过。后来,英宗重得帝位,因为其丰富了阅历,所以也成熟了许多,虽然没有改变宦官专权的形式,但是也任用了许多有能之臣,天顺朝,英宗勤于理政,并任用李贤、彭时等贤臣,先后惩治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小人,政治尚算清明。又不顾左右反对,释放建庶人(建文帝幼子文圭,靖难后被幽禁宫中逾五十年),听钱皇后之言恢复前朝胡皇后的位号,死后遗诏罢宫妃殉葬,明史誉为德政。 两次共在位二十二年。庙号英宗,谥号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

死后葬于北京天寿山裕陵。有子九人,女八人。

标签: 明朝朱祁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