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为什么名誉这么差,河南人为什么名誉这么差知乎

文史通2年前历史故事知识343

有着一亿七百万人口的河南,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口大省,也是流出人口最多的省份,遍布全球的三千万河南人,被称为中国的吉普赛人。但每一个河南人,特别是在外闯荡的河南人,或多或少都遭遇过地域歧视带来的困扰,面对近乎种族歧视的看不起和不信任,你该怎么办?

井长水 | 文

1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南人,出生地在山东。我从1992起在河南生活,娶了一个河南姑娘,孩子也在郑州长大。

这么多年来,热情好客的河南包容接纳改变了我,我喜欢这里的一切。我是第一代移民,已经成为地道的河南人,我为我是河南人感到骄傲。

中华民族5000年的发展史中的前3000年,整个国家政治 、文化、经济的中心都在河南,全国的八大古都,河南就有四个,全国一百多个大姓氏,有78个发源于河南。

毫无疑问,河南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是什么,中国就是什么。

展开全文

一个月前的10月12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纽约时报》,罕见以《对河南人开“地图炮”引发的一场官司》为标题,报道即将在金水区法院开庭的一场名誉侵权官司,我是这场官司的原告。

该文记者为澳大利亚人储百亮(Chris Buckley),他在文中一句话,说出了我心中的痛:“中国其他地方的一些人对河南人怀有一种近乎种族歧视的看不起和不信任。如果你相信那些诋毁,那么河南遍地都是小偷、恶棍、赌徒和骗子。”

郑州的一个出租车司机曾告诉我,他在外地某市打工时,如果说自己是河南人,很难揽到活儿;两个人如果用河南口音说话,可能会引来路人侧目。

那些不给河南人工作机会的雇主、听到河南话侧目的人,都应该是相信了“那些诋毁”。

北宋在开封覆灭之后的千百年来,中国的中心或南迁或北移,属于中原的辉煌一去不返。储百亮说,“这里人口众多,存在大量农村地区,不像沿海地区那么优美。这种粗糙的气质让一些人望而却步。”

▲本文作者井长水

穷和苦难,或是河南人遭遇冷眼的源泉。历史上多次大饥荒都是河南首当其冲,无论闯关东还是走西口,每一次的逃荒迁徙,都难免在忍饥挨饿的同时忍受白眼。

但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在评价整个河南人群体时,像今天一样如此荒谬和粗暴。文明的每一次进步,人类的素质都会变得更高,整个世界应该更为多元和包容。

而情形并非如此,早些年,南方的一些城市的派出所打出过“严厉打击河南人犯罪”的条幅,很多用人单位赤裸裸地挂出过“河南人免谈”的招牌,一些新闻网站的编辑们非常热衷制作“河南人小偷”之类的新闻标题。

河南人为什么名誉这么差,河南人为什么名誉这么差知乎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你会发现地域黑们越来越多,越来越疯狂,每一篇与河南有关甚至无关的新闻和热点事件后边,都会跟着一长串抹黑谩骂河南人的跟帖。

尽管自觉维护地域形象的河南人会奋力与之对战,但抹黑和攻击者的数量也会随之升高,形成旷日持久的隔空对战之态。

在一些人看来,或许,骂骂河南人不但能逞一时的口舌之快,还能因此出名获利。地域黑的门槛和成本太低,造成地域歧视愈加一发不可收拾。

是时候,从虚幻的网络对战中走出,拿起法律武器,让地域黑付出代价了。

2

8月中旬,演员王宝强的离婚事件成为中国互联网上最为热门的话题,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同河南八竿子打不着的娱乐新闻,会让河南再次躺枪。

认证为“第八届全国电视主持新星风采展示活动全国总决赛大学组金奖”的微博博主“胡伟HoVi”在微博中写道:“马蓉这种女人真是不要脸,跟河南人一样的不堪”。

至少从今年4月以来,职业为“主持人”的“胡伟HoVi”有意识地向河南人的发起攻击。他在微博中说:“河南人没一个好东西,天生就知道生孩子抢劫吹牛逼”。 5月21日,河南省郑州市一服装厂突发爆炸事件,“胡伟HoVi”说:“河南人真完蛋”。

“胡伟HoVi”端起他想像中的枪,瞄准地图上一个叫河南的地方,扣动了扳机。显然,“胡伟HoVi”在利用突发事件的高关注度,把污蔑河南人的言词打包捆绑,以此获得他本人的高关注度。

大量的河南人在胡的微博上表达不满和愤慨后,“胡伟HoVi”删除了上述微博,并宣称之前微博被盗号。但你很难看出他道歉的诚意,比如还在以“井盖团长”之类的词汇继续激怒河南人。

而他的这种行径,竟然还得到更多地域黑们的追捧,在极度渴望成为网红的诱惑下,一些年轻人正在沿着某种套路,永不回头地继续歧视河南人。这是我所痛心疾首的另一方面。

所以,我必须站出来,剑指“胡伟HoVi”不良行径。

8月31日,我向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递交诉状,起诉胡伟。9月6日,该院予以立案。

我在起诉书中要求,“胡伟HoVi”立即删除并停止发表相关侮辱河南人名誉的言论;在新浪网等国家及河南省主流媒体公开向河南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起诉胡伟的意义在于,提醒那些恣意妄为、信口雌黄的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法律不会纵容地域歧视者的言论和做法。

我深信有一天,法律之剑会击倒胡伟及胡伟们,让地域歧视这种不正常现象烟消云散,成为过往。

3

这场由地域歧视引发的名誉侵权官司,随即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

得知我在8月31日递交起诉书后,中央政法委机关报《法制日报》微信公众号“法报河南”不仅首发消息,而且连续推出原创跟踪这一事件。

9月8日,《法制日报》刊发《地域攻击立案具有突破性意义》,该文认为:虽然立案并不意味着原告的最终胜诉,也并不意味着法院要屈从于道德审判或舆论审判。但是这仍然是一个突破性的、值得肯定的举动。

同一天,《光明日报》第2版头题刊发《地域歧视公益诉讼具有样本意义》。文中提到,应对地域歧视言论,还需要更多的人冷静地通过法律手段,而不是通过对攻互骂予以纠正和警示。如此,本次诉讼价值才能得以更大彰显也具有更积极的意义。

此后,江西《新法制报》整版刊发对我的专访,《民主与法制》杂志和《民主与法制时报》也不惜版面予以报道,而《纽约时报》的关注,更让这起案件和案件背后河南人遭遇的地域歧视困境为世界周知。

一位在新疆的河南人坐飞机赶到郑州声援我,好多素不相识的河南人在一个微信群中为我打气鼓劲,好多在外地工作的河南人建议成立“老家河南”名誉保护基金,让我感受到这起诉讼的价值和意义。

但我们依然无法庆幸,因为地域歧视从未远离。就在我起诉胡伟不久,10月21日下午,在福州举办的糖酒会上,一家上海的红酒供货商挂出了“河南人免谈,假酒商勿扰”的牌子。

作为人口大省河南,大规模的人口流出,相伴的是有关河南人的负面信息再次达到高峰。我不能否认河南人中确实有一些人在做了一些不光彩的事儿,也看到更多的河南人极力从自身做起,努力改变外人对河南人的印象感知。

河南人为什么名誉这么差,河南人为什么名誉这么差知乎

河南人一直试图扔掉这顶歧视的帽子,比如2002年催生出一本《河南人惹谁了?》的书,豫记杨桐曾和我交流过。他说,尽管从事传播职业这么多年,个人不太主张在网络上同恶意抹黑和妖魔化河南的人对掐,豫记也一直在强调通过自己的努力挖掘,展示真实和厚重的河南,重塑河南人的地域归宿感和文化认同感。

但我们不得不正视,每一个河南人特别是在外河南人都会遭遇地域歧视带给自身的尴尬和困扰,维护河南形象,除了个体的努力,更需要群体的协力,什么样的方法更行之有效,避免诸如《河南人惹谁了》带来的副作用。

杨桐说,当年以为河南人正名为初衷的那本书,起的副作用很大,很多恶搞河南的段子在这本书中演绎升级,裂变后的传播并没让人记住河南人好在哪儿,反倒是河南人有多坏的话题更能吸引眼前,最终形成惹谁了和惹我了之间没完没了的口水战。

穷,已不再是当下地域歧视的主要原因,2015年,河南省在全国31个省区GDP排名第五,河南也早摆脱了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发展困局。

是什么原因,让胡伟们如此热衷抹黑河南,是我想知道的原因,也是一个从业近20年的老记者想知道的答案,我希望能在未来的庭审中问问他。

说实话,作为河南人,我们也该反思,为什么会受到地域歧视?怎么做才能改变?!

作者简介:

井长水,男,汉族,1970年1月出生,祖籍山东,河南第一代移民,河南女婿,大学毕业,在法制日报工作多年,做了十几年的政法记者,现科技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