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姓慕容的吗,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知识956

现在姓慕容的还多吗?

一、姓氏源流

慕容(mù róng)姓源出有二:

1、出自汉代,以寺庙名称命姓,称慕容氏。

2、出自高辛氏,慕容是鲜卑族主要部落之一,以部落名称为氏。三国时,鲜卑族首领莫护跋率领族人迁居辽西,曾随同司马懿征讨割据辽东的公孙渊,立下战功,被封为率义王。莫护跋在荆城以北(今河北省昌黎县境内)建立国家。据说当时北方的汉人流行戴步摇冠(一种带有悬垂装饰物的帽子),莫护跋见了也很喜欢,也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见了他这种打扮,都称他为“步摇”,因当地语言“步摇”同“慕容”读音相近,所以传到后来就成了“慕容”。莫护跋的后人便干脆以此作为部落的名称。西晋时,慕容廆占领燕北、辽东一带,自称鲜卑单于,他的儿子慕容皝后来建立前燕国,从此正式以慕容为姓。东晋十六国时,慕容氏在北方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等国,前后历时七十多年。

得姓始祖:单于。根据《三国志·鲜卑传》中提到,汉桓帝时,鲜卑分为中、东、西三部,中部大夫柯最阙,居慕容寺。而从《通志·氏族略》的记载上考究,慕容氏出自中古时期,部族首领高辛氏的后裔,建立鲜卑国,单于自称“慕二仪(天地)之道,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因此以慕容为姓,称为慕容氏。历史上的鲜卑族在今内蒙自治区西拉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慕容氏的发源地和老家便在这里,故慕容氏后人奉单于为慕容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慕容姓在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慕容本是鲜卑族的一个部落名称,据传中古代部落首领高辛氏的后代居东北夷,三国时首领莫护跋率族人迁至辽西建国,号鲜卑,在涉归做单于时自云:“慕二仪(古指天地)之德,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因此以慕容为姓。在汉桓帝时,鲜卑分而治之,分地中,东,西三区,中部由柯最阙统治,他居住在慕容寺,故更姓为慕容。相传莫护跋在棘城北建国时,很喜欢北方汉人当时很流行的步摇冠(带有坠饰的帽子),也叫人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因此戏称之“步摇”。而由于语音与慕容相似,后即讹传为慕容。他的后人就将错就错,将部落改称慕容。西晋时,慕容氏建立燕国,正式以慕容为姓。而东晋十六国时,燕国曾鼎盛一时,在北方建有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等国,慕容姓氏得到了很广泛地流传。

三、历史名人

慕容皝:字元真(297-348.10.25),小字万年,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西北)人,鲜卑族,是鲜卑族领袖慕容廆的第三子。十六国时期前燕王,军事统帅。 咸和八年五月甲寅(333年6月4日),慕容廆去世。六月,慕容皝嗣辽东郡公,以平北将军行平州刺史,督摄部内,统治辽东。慕容皝继位后,用法严苛,国人多不安。337年十月,慕容皝称燕王,前燕帝国建立。慕容皝汉化较深,崇尚儒学、喜好文籍,设东庠(学校),以大臣子弟为官学生。公元348年慕容皝病逝,时年52岁。

慕容恪: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燕名将,大臣。字玄恭。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西)人。鲜卑族。前燕主慕容皝之子。智勇兼备,善于用兵。从15岁起随父征战,临机多奇谋,常获胜。前燕慕容皝五年(338年)五月,后赵主石虎率兵数十万攻前燕,慕容皝坚守燕都棘城,与赵军相持旬余。后乘赵兵引退之机,命慕容恪率2000骑于晨出击。石虎见诸门若有师出,大惊,遂弃甲溃逃。恪乘胜追击,大败之,斩获3万余人。十二月,鲜卑首领段辽密与前燕谋覆后赵军,慕容恪奉命率精骑7000于密云山(今河北省承德北)设伏,大败后赵将麻秋所部3万人,歼其大部。八年,拜渡辽将军,镇平郭(今辽宁省盖州西南),屡破***兵,使其畏惧,不敢来攻。前燕慕容儁四年(352年)四月,奉命率军攻冉魏,追至廉台(今河北省无极东北),10战皆败。但仍激励将士奋战,令部将佯败诱魏军至平地,自率主力为中军,选善骑射者5000人,以铁锁联马结成方阵抵挡魏军冲击,两侧骑兵伺机夹攻,大败魏军,擒魏主冉闵(见廉台之战)。元玺三年(354年)四月,拜大司马、侍中、大都督、录尚书事,封太原王。四年十一月,率部往广固(今山东省青州西北)攻内附于东晋的镇北将军段龛。五年正月,引兵渡河(黄河),大破龛军,进围广固。为减少伤亡,采取围而不攻,待其疲竭再歼之策,在广固周围筑高墙,挖深堑,并堵塞五龙口,引渑水灌城。十月,城中柴、粮皆尽,段龛不得已悉众出战。慕容恪挥军冲杀,大败段龛。龛无法突围,率残部复入城,旋出降。慕容恪治军不尚威严,专用恩信,爱护部属,军营外松内紧,敌至莫能近。建熙元年(360年),燕主慕容儁卒,太子慕容暐继帝位,恪为太宰,力辅幼主,总摄朝政。时东晋多数朝臣主张乘机攻前燕,而征西大将军桓温认为,慕容恪尚在,不可妄动。恪辅政期间,前燕政局稳定,军事上也有发展,占据了东晋黄河以南、淮水以北的广大地区。八年五月,恪病卒。

慕容垂:又名慕容霸,前燕王慕容皝的第五子。 十六国后燕创建者。384-396年在位。字道明(326-396),鲜卑族,昌黎棘城(辽宁义县)人。原为前秦大将,符坚惨败于淝水之战后,慕容垂即图恢复燕国,于384年称燕王,两年后称帝,定都于中山。

慕容三藏:燕人也。父绍宗,齐尚书左仆射、东南道大行台。三藏幼聪敏,多武略,颇有父风。仕齐,释褐太尉府参军事,寻迁备身都督。武平初,袭爵燕郡公,邑八百户。其年,败周师于孝水,又破陈师于寿阳,转武卫将军。又败周师于河阳,授武卫大将军。又转右卫将军,别封范阳县公,食邑千户。周师入邺也,齐后主失守东遁,委三藏等留守邺宫。齐之王公以下皆降,三藏犹率麾下抗拒周师。及齐平,武帝引见,恩礼甚厚,诏曰:“三藏父子诚节著闻,宜加荣秩。”授开府仪同大将军。其年,稽胡叛,令三藏讨平之。开皇元年,授吴州刺史。九年,奉诏持节凉州道黜陟大使。其年,岭南酋长王仲宣反,围广州,诏令柱国、襄阳公韦洸为行军总管,三藏为副。至广州,与贼交战,洸为流矢所中,卒,诏令三藏检校广州道行军事。十年,贼众四面攻围,三藏固守月馀。城中粮少矢尽,三藏以为不可持久,遂自率骁锐,夜出突围击之。贼众败散,广州获全。以功授大将军,赐奴婢百口,加以金银杂物。十二年,授廓州刺史。州极西界,与吐谷浑邻接,奸宄犯法者皆迁配彼州,流人多有逃逸。及三藏至,招纳绥抚,百姓爱悦,繦负日至,吏民歌颂之。高祖闻其能,屡有劳问。其年,当州畜产繁孳,获醍醐奉献,赉物百段。十三年,州界连云山响,称万年者三,诏颁郡国,仍遣使醮于山所。其日景云浮于上,雉间兔驯坛侧,使还具以闻,上大悦。十五年,授叠州总管。党项羌时有翻叛,三藏随便讨平之,部内夷夏咸得安辑。仁寿元年,改封河内县男。大业元年,授和州刺史。三年,转任淮南郡太守,所在有惠政。其年,改授金紫光禄大夫。大业七年卒。慕容三藏从子慕容遐,为澶水丞,汉王反,抗节不从,以诚节闻。

慕容延钊:五代、宋初名将。字化龙(913-963),太原人。后汉初从军。后周世宗柴荣即位后,为殿前散指挥使都校。显德元年(954年),于高平之战中,引军出北汉军之后,突袭获胜,以功升虎捷左厢都指挥使,迁殿前都虞侯。五年,从周世宗征淮南,大破南唐军,迁殿前副都指挥使、领淮南节度使。恭帝即位后,任殿前副都点检,旋为北面行营马步军都虞侯,握重兵屯真定(今河北省正定)。赵匡胤称帝后,加殿前都点检、同中书门下二品。宋建隆元年(960年)四月,率军进讨李筠之乱,获胜,加兼侍中。二年,徙山南东道节度使、西南面兵马都部署。四年,任湖南道行营都部署,与都监李处耘,率安(今湖北省安陆)、复(今天门)等十州兵,按宋太祖赵匡胤“假途灭虢”之策,借道荆南向湖南进军。旋趁荆南观望游移之际,突然兵临城下,迫降荆南。随即水陆并进,一举夺占湖南,遂加检校太尉。是年末卒。

慕容彦超:五代时后周将军,曾任兖州(今山东省滋阳)节度使,后叛周兵败自杀。

此外,慕容姓名人还有:隋朝有大将军慕容三庄,燕国有修文学士慕容善,宋代有检校太尉慕容廷钊、刑部尚书慕容延超……等。慕容姓还建立过前燕、后燕、北燕、南燕、西燕政权。慕容晖是亡燕最后一君主,反秦的慕容泓、慕容仲、慕容永等人的亲兄,未能及时逃出长安,被符坚迁怒下斩杀。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敦煌郡:汉代时从酒泉郡中分出一部分置郡。相当于现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以西一带地区。

雁门郡:战国时赵武灵王置郡。秦、汉沿之。相当于现在山西省代县一带地区。

2、堂号

辽东堂:慕容廆占领燕北、辽东一带,自称鲜卑大单于,归属于晋朝,晋朝太兴初年封他为“辽东公”,慕容氏因以“辽东”为堂号。

[编辑] ========================================================

【慕容姓宗祠通用对联】

〖慕容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双楠居士;

三品中书。

——佚名撰慕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人慕容晖,曾与苏轼有过交往,嗜酒而喜欢吟诗,他家有两株楠木,被人称为双楠居士。下联典指北宋初太原人慕容延钊,字化龙,后周时,官北面行营马步军都虞,与赵匡胤关系很好。赵建北宋,命他以重兵镇守北方,后任殿前都检点、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建隆年间出任湖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平定湖南周保权、荆南高继冲等人的叛乱,加检讨太尉。

推命世器;

授冠将军。

——佚名撰慕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前燕慕容廆谒张华,华异之曰:“命世器也。”下联典指后燕慕容垂投奔苻坚,坚待以国土,授冠将军,封宾都侯。

器堪名世;

志在凌霄。

——佚名撰慕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前燕慕容廆。下联典指后燕慕容垂被苻坚重用,后苻坚败于晋,慕容垂遂叛秦称帝于中山,国号后燕。

参考资料:http://wiki.keyin.cn/index.php/%E6%85%95%E5%AE%B9

中国还有姓慕容的吗?

中国有姓慕容的。

今江苏省的苏州市,河南省的焦作市温县、开封市、叶县、许昌市、南阳市镇平县、平顶山市、中牟县,广东省的广州市、高要市 、新会市、台山市、中山市、珠海市、东莞市、高州市、吴川市、信宜市、化州市、电白市、阳江市、南海市、番禺市、顺德市等地均有慕容氏族人分布。

慕容复姓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不过,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三十六位,在复姓中排序为第二十八位。

扩展资料:

姓氏由来

慕容姓源于高辛氏,出自秦汉时期鲜卑族慕容,属于以部落首领名号称谓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慕容氏出自中古时期,世代居于东北地区,秦、汉之际被称作“东北夷”,自称是帝喾(姬夋)高辛氏的后代。

这个“东北夷”是古代东胡民族中的一个分支,在汉高祖刘邦元年(公元前206年)秦、汉之际,东胡被匈奴击散,之后该支族人迁徙栖息于以鲜卑山为核心的一带地区,即今内蒙自治区的西拉木伦河与吉林省的洮儿河之间,该部族首领在东汉时期建立了一个“鲜卑国”,因此号称鲜卑族。

传说,这位鲜卑国主自称是“慕二仪之道,继三光之容”,因此以“慕容”为称号,称慕容单于,意在远离中原之地发扬光大王族传统,其鲜卑国在后来被称作鲜卑慕容部,部族人等因称慕容氏,此后世代相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慕容姓

现在中国有多少姓慕容的?是不是姓慕容的都是历史上大燕国的皇族后代?

一、姓氏源流

慕容(mù róng)姓源出有二:

1、出自汉代,以寺庙名称命姓,称慕容氏。

2、出自高辛氏,慕容是鲜卑族主要部落之一,以部落名称为氏。三国时,鲜卑族首领莫护跋率领族人迁居辽西,曾随同司马懿征讨割据辽东的公孙渊,立下战功,被封为率义王。莫护跋在荆城以北(今河北省昌黎县境内)建立国家。据说当时北方的汉人流行戴步摇冠(一种带有悬垂装饰物的帽子),莫护跋见了也很喜欢,也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见了他这种打扮,都称他为“步摇”,因当地语言“步摇”同“慕容”读音相近,所以传到后来就成了“慕容”。莫护跋的后人便干脆以此作为部落的名称。西晋时,慕容廆占领燕北、辽东一带,自称鲜卑单于,他的儿子慕容皝后来建立前燕国,从此正式以慕容为姓。东晋十六国时,慕容氏在北方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等国,前后历时七十多年。

得姓始祖:单于。根据《三国志·鲜卑传》中提到,汉桓帝时,鲜卑分为中、东、西三部,中部大夫柯最阙,居慕容寺。而从《通志·氏族略》的记载上考究,慕容氏出自中古时期,部族首领高辛氏的后裔,建立鲜卑国,单于自称“慕二仪(天地)之道,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因此以慕容为姓,称为慕容氏。历史上的鲜卑族在今内蒙自治区西拉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慕容氏的发源地和老家便在这里,故慕容氏后人奉单于为慕容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慕容姓在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慕容本是鲜卑族的一个部落名称,据传中古代部落首领高辛氏的后代居东北夷,三国时首领莫护跋率族人迁至辽西建国,号鲜卑,在涉归做单于时自云:“慕二仪(古指天地)之德,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因此以慕容为姓。在汉桓帝时,鲜卑分而治之,分地中,东,西三区,中部由柯最阙统治,他居住在慕容寺,故更姓为慕容。相传莫护跋在棘城北建国时,很喜欢北方汉人当时很流行的步摇冠(带有坠饰的帽子),也叫人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因此戏称之“步摇”。而由于语音与慕容相似,后即讹传为慕容。他的后人就将错就错,将部落改称慕容。西晋时,慕容氏建立燕国,正式以慕容为姓。而东晋十六国时,燕国曾鼎盛一时,在北方建有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等国,慕容姓氏得到了很广泛地流传。

三、历史名人

慕容皝:字元真(297-348.10.25),小字万年,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西北)人,鲜卑族,是鲜卑族领袖慕容廆的第三子。十六国时期前燕王,军事统帅。 咸和八年五月甲寅(333年6月4日),慕容廆去世。六月,慕容皝嗣辽东郡公,以平北将军行平州刺史,督摄部内,统治辽东。慕容皝继位后,用法严苛,国人多不安。337年十月,慕容皝称燕王,前燕帝国建立。慕容皝汉化较深,崇尚儒学、喜好文籍,设东庠(学校),以大臣子弟为官学生。公元348年慕容皝病逝,时年52岁。

慕容恪: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燕名将,大臣。字玄恭。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西)人。鲜卑族。前燕主慕容皝之子。智勇兼备,善于用兵。从15岁起随父征战,临机多奇谋,常获胜。前燕慕容皝五年(338年)五月,后赵主石虎率兵数十万攻前燕,慕容皝坚守燕都棘城,与赵军相持旬余。后乘赵兵引退之机,命慕容恪率2000骑于晨出击。石虎见诸门若有师出,大惊,遂弃甲溃逃。恪乘胜追击,大败之,斩获3万余人。十二月,鲜卑首领段辽密与前燕谋覆后赵军,慕容恪奉命率精骑7000于密云山(今河北省承德北)设伏,大败后赵将麻秋所部3万人,歼其大部。八年,拜渡辽将军,镇平郭(今辽宁省盖州西南),屡破***兵,使其畏惧,不敢来攻。前燕慕容儁四年(352年)四月,奉命率军攻冉魏,追至廉台(今河北省无极东北),10战皆败。但仍激励将士奋战,令部将佯败诱魏军至平地,自率主力为中军,选善骑射者5000人,以铁锁联马结成方阵抵挡魏军冲击,两侧骑兵伺机夹攻,大败魏军,擒魏主冉闵(见廉台之战)。元玺三年(354年)四月,拜大司马、侍中、大都督、录尚书事,封太原王。四年十一月,率部往广固(今山东省青州西北)攻内附于东晋的镇北将军段龛。五年正月,引兵渡河(黄河),大破龛军,进围广固。为减少伤亡,采取围而不攻,待其疲竭再歼之策,在广固周围筑高墙,挖深堑,并堵塞五龙口,引渑水灌城。十月,城中柴、粮皆尽,段龛不得已悉众出战。慕容恪挥军冲杀,大败段龛。龛无法突围,率残部复入城,旋出降。慕容恪治军不尚威严,专用恩信,爱护部属,军营外松内紧,敌至莫能近。建熙元年(360年),燕主慕容儁卒,太子慕容暐继帝位,恪为太宰,力辅幼主,总摄朝政。时东晋多数朝臣主张乘机攻前燕,而征西大将军桓温认为,慕容恪尚在,不可妄动。恪辅政期间,前燕政局稳定,军事上也有发展,占据了东晋黄河以南、淮水以北的广大地区。八年五月,恪病卒。

慕容垂:又名慕容霸,前燕王慕容皝的第五子。 十六国后燕创建者。384-396年在位。字道明(326-396),鲜卑族,昌黎棘城(辽宁义县)人。原为前秦大将,符坚惨败于淝水之战后,慕容垂即图恢复燕国,于384年称燕王,两年后称帝,定都于中山。

慕容三藏:燕人也。父绍宗,齐尚书左仆射、东南道大行台。三藏幼聪敏,多武略,颇有父风。仕齐,释褐太尉府参军事,寻迁备身都督。武平初,袭爵燕郡公,邑八百户。其年,败周师于孝水,又破陈师于寿阳,转武卫将军。又败周师于河阳,授武卫大将军。又转右卫将军,别封范阳县公,食邑千户。周师入邺也,齐后主失守东遁,委三藏等留守邺宫。齐之王公以下皆降,三藏犹率麾下抗拒周师。及齐平,武帝引见,恩礼甚厚,诏曰:“三藏父子诚节著闻,宜加荣秩。”授开府仪同大将军。其年,稽胡叛,令三藏讨平之。开皇元年,授吴州刺史。九年,奉诏持节凉州道黜陟大使。其年,岭南酋长王仲宣反,围广州,诏令柱国、襄阳公韦洸为行军总管,三藏为副。至广州,与贼交战,洸为流矢所中,卒,诏令三藏检校广州道行军事。十年,贼众四面攻围,三藏固守月馀。城中粮少矢尽,三藏以为不可持久,遂自率骁锐,夜出突围击之。贼众败散,广州获全。以功授大将军,赐奴婢百口,加以金银杂物。十二年,授廓州刺史。州极西界,与吐谷浑邻接,奸宄犯法者皆迁配彼州,流人多有逃逸。及三藏至,招纳绥抚,百姓爱悦,繦负日至,吏民歌颂之。高祖闻其能,屡有劳问。其年,当州畜产繁孳,获醍醐奉献,赉物百段。十三年,州界连云山响,称万年者三,诏颁郡国,仍遣使醮于山所。其日景云浮于上,雉间兔驯坛侧,使还具以闻,上大悦。十五年,授叠州总管。党项羌时有翻叛,三藏随便讨平之,部内夷夏咸得安辑。仁寿元年,改封河内县男。大业元年,授和州刺史。三年,转任淮南郡太守,所在有惠政。其年,改授金紫光禄大夫。大业七年卒。慕容三藏从子慕容遐,为澶水丞,汉王反,抗节不从,以诚节闻。

慕容延钊:五代、宋初名将。字化龙(913-963),太原人。后汉初从军。后周世宗柴荣即位后,为殿前散指挥使都校。显德元年(954年),于高平之战中,引军出北汉军之后,突袭获胜,以功升虎捷左厢都指挥使,迁殿前都虞侯。五年,从周世宗征淮南,大破南唐军,迁殿前副都指挥使、领淮南节度使。恭帝即位后,任殿前副都点检,旋为北面行营马步军都虞侯,握重兵屯真定(今河北省正定)。赵匡胤称帝后,加殿前都点检、同中书门下二品。宋建隆元年(960年)四月,率军进讨李筠之乱,获胜,加兼侍中。二年,徙山南东道节度使、西南面兵马都部署。四年,任湖南道行营都部署,与都监李处耘,率安(今湖北省安陆)、复(今天门)等十州兵,按宋太祖赵匡胤“假途灭虢”之策,借道荆南向湖南进军。旋趁荆南观望游移之际,突然兵临城下,迫降荆南。随即水陆并进,一举夺占湖南,遂加检校太尉。是年末卒。

慕容彦超:五代时后周将军,曾任兖州(今山东省滋阳)节度使,后叛周兵败自杀。

此外,慕容姓名人还有:隋朝有大将军慕容三庄,燕国有修文学士慕容善,宋代有检校太尉慕容廷钊、刑部尚书慕容延超……等。慕容姓还建立过前燕、后燕、北燕、南燕、西燕政权。慕容晖是亡燕最后一君主,反秦的慕容泓、慕容仲、慕容永等人的亲兄,未能及时逃出长安,被符坚迁怒下斩杀。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敦煌郡:汉代时从酒泉郡中分出一部分置郡。相当于现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以西一带地区。

雁门郡:战国时赵武灵王置郡。秦、汉沿之。相当于现在山西省代县一带地区。

2、堂号

辽东堂:慕容廆占领燕北、辽东一带,自称鲜卑大单于,归属于晋朝,晋朝太兴初年封他为“辽东公”,慕容氏因以“辽东”为堂号。

[编辑] ========================================================

【慕容姓宗祠通用对联】

〖慕容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双楠居士;

三品中书。

——佚名撰慕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人慕容晖,曾与苏轼有过交往,嗜酒而喜欢吟诗,他家有两株楠木,被人称为双楠居士。下联典指北宋初太原人慕容延钊,字化龙,后周时,官北面行营马步军都虞,与赵匡胤关系很好。赵建北宋,命他以重兵镇守北方,后任殿前都检点、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建隆年间出任湖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平定湖南周保权、荆南高继冲等人的叛乱,加检讨太尉。

推命世器;

授冠将军。

——佚名撰慕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前燕慕容廆谒张华,华异之曰:“命世器也。”下联典指后燕慕容垂投奔苻坚,坚待以国土,授冠将军,封宾都侯。

器堪名世;

志在凌霄。

——佚名撰慕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前燕慕容廆。下联典指后燕慕容垂被苻坚重用,后苻坚败于晋,慕容垂遂叛秦称帝于中山,国号后燕。

参考资料: http://wiki.keyin.cn/index.php/%E6%85%95%E5%AE%B9

中国现如今还有人姓独孤或慕容吗?

有的。我国现存的复姓有81个:

欧阳、太史、端木、上官、司马、东方、独孤、南宫、万俟、闻人、夏侯、诸葛、尉迟、公羊、赫连、澹台、皇甫、宗政、濮阳、公冶、太叔、申屠、公孙、慕容、仲孙、钟离、长孙、宇文、司徒、鲜于、司空、闾丘、子车、亓官、司寇、巫马;

公西、颛孙、壤驷、公良、漆雕、乐正、宰父、谷梁、拓跋、夹谷、轩辕、令狐、段干、百里、呼延、东郭、南门、羊舌、微生、公户、公玉、公仪、梁丘、公仲、公上、公门、公山、公坚、左丘、公伯、西门、公祖、第五、公乘、贯丘、公皙、南荣、东里、东宫、仲长、子书、子桑、即墨、达奚、褚师。

扩展资料:

众所周知,在古代自有双字复姓,如著名的纳兰性德、东方朔、司马迁、司马相如、司马光、诸葛亮等人,用的都是复姓。

明代时期著名的史学家王世贞发现,复姓发展到当时已经变得很少的,他认为人们的复姓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少的原因,是为了方便,于是人们删繁从简,就拿公孙、王孙、长孙这种在秦朝常用的复姓,到后来都被改为姓“孙”,公沙、公羊、公乘后来改为姓“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复姓

慕容是复姓吗?

慕容是复姓,《三国志·鲜卑传》中提到,汉桓帝时,鲜卑分为中、东、西三部,中部大夫柯最阙,居慕容寺。

而从《通志·氏族略》的记载上考究,慕容氏出自中古时期,部族首领高辛氏的后裔,建立鲜卑国,自言慕二仪(天地)之道,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因此以慕容为姓,称为慕容氏。历史上的鲜卑族在今内蒙西拉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慕容氏的发源地和老家便在这里。

1、慕容永

(公元?~394年待考),鲜卑族,字叔明,慕容部首领慕容廆其弟慕容运之孙(一说为其子),前燕建立者慕容皝之堂侄。著名十六国时期西燕国末位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385~394年,终年岁数待考。

2、慕容超

(公元385~410年),鲜卑族,慕容德之兄,北海王慕容纳之子;昌黎棘城人(今辽宁义县)。十六国时期南燕末位皇帝,南燕末帝。在位时间从公元405~410年为期六年,终年二十六岁。慕容德立以为太子,慕容德逝世后嗣位,公元410年为东晋刘裕所败,俘送于建康而杀之,南燕国灭亡。

3、慕容德

(公元335~405年),鲜卑族,字名备德,字玄明,前燕皇帝慕容皝之少子,后燕皇帝慕容垂之弟;昌黎棘城人(今辽宁义县)。十六国时期南燕创建者,南燕世宗献武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398~405年为期八年,终年七十岁。

4、慕容垂

(公元326~396年),鲜卑族,;昌黎棘城人(今辽宁义县)。十六国时期后燕创建者,后燕世祖成武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384~396年为期十三年,终年七十一岁。慕容垂原为前秦大将,苻坚惨败于淝水之战后,慕容垂即图恢复燕国,于公元384年称燕王,两年后称帝,定都于中山。

5、慕容暐

(公元317~371年),鲜卑族,慕容俊第三子;昌黎棘城人(今辽宁义县)。著名十六国时期前燕第二位皇帝,前燕烈幽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360~371年为期十一年,终年四十五岁。慕容俊立以为皇太子,后嗣位,公元370年11月苻坚攻入邺城,慕容暐外逃被俘,后被苻坚所杀,前燕国灭亡。

扩展资料

慕容复姓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不过,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三十六位,在复姓中排序为第二十八位。

慕容本是鲜卑族的一个部落名称,据传中古代部落首领高辛氏的后代居东北夷,三国时首领莫护跋率族人迁至辽西建国,号鲜卑,在涉归做单于时自云:“慕二仪(古指天地)之德,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因此以慕容为姓。

在汉桓帝时,鲜卑分而治之,分地中,东,西三区,中部由柯最阙统治,他居住在慕容寺,故更姓为慕容。相传莫护跋在棘城北建国时,很喜欢北方汉人当时很流行的步摇冠,也叫人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

鲜卑人因此戏称之“步摇”。而由于语音与慕容相似,后即讹传为慕容。他的后人就将错就错,将部落改称慕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慕容姓

慕容姓氏有多少人

  慕容姓氏有约13.5万人。

  当代慕容姓分布:

  慕容姓是个小姓,但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已经具有详实调查统计资料的慕容姓分布情况如下:

  1.河南温县慕庄和武陟约有10000多人;

  河南温县慕庄村及武陟南贾村共有一万余慕姓族人,家谱世系清晰,是元朝监察御史慕完之孙明初由卫郡(今河南省新乡)迁来的,两个村里保存有元朝大学士虞集及大学士中书参知政事许师敬分别给慕完撰写的墓志铭,清楚表明这一支是隋初大将军慕容三藏之后,三藏乃慕容绍宗之子,前燕太原王慕容恪七世孙。

  2.许昌大慕庄有4000多人。

  3.陕西吴堡慕家坪有几千人。

  4.山东栖下有几千人;龙口约有10000人。

  5.广西南宁有3000多人。

  6.甘肃庆阳有10000多人。

  7.陇东平凉有1000多人。

  8.广东高要有8000多人。

  以上略计有80000人左右。

  还有以下这些地方未经调查核实,尚不知有多少人口:

  1.辽宁辽阳、沈阳、大连。

  2.陕西绥德、西安。

  3.黑龙江。

  4.内蒙赤峰、乌海。

  5.四川、重庆。

  6.山东荣成、蓬莱。

  7.湖南邵阳、浏阳。

  8.广西龙川。

  9.云南大理。

  10.河南开封。

  11.广东新会。

  12.上海。

  13.河北。

  14.山西。

  15.青海。

  等等。

  可见,慕容氏和慕氏遍布全国,估计总人口不少于十几万。